收藏 我的

玉扳指种类有别

2015-03-23 11:37:51 收藏 https://shoucang.southmoney.com

  清代乾隆皇帝喜欢藏玩玉扳指,朝野上下蔚为时兴;尤其是高官与富豪,争相戴玉扳指,觉得乃“身份象征”。其实,扳指绝非始自清初,远于商、周时代已有扳指,其上方微斜,常有纹饰;汉代以后,上、下两方皆呈水平。古人称扳指为“韘”;后人也叫作“班指”和“搬指”,不限于玉琢者,亦有用半宝石、象牙或铜作材料制成。初时扳指乃射箭时作钩弦之用;后来才作为佩饰,犹如厚阔指环。

  乾隆皇帝搜藏玉扳指,多为羊脂白玉、碧玉、黄玉和顶级青白玉,偶为墨玉;它们皆属我国开采的“软玉”,乃隶“角闪石类”,为钙和镁的硅酸盐。很多人把它们与缅甸翠玉混淆。翠玉是缅甸翡翠(红皮为翡色,爆青为翠色),属辉石类,乃“硬玉”(摩氏硬度为七度,比“软玉”高一度),是钠和铝的硅酸盐,本身乃变质岩矿物。

  翠玉至慈禧太后时才流行,因太后酷爱,故翠玉扳指在晚清始多人藏玩。识货者,当然以“种”(质)、“水”(透明度)与“色”为上,“老坑玻璃种”更属无价宝。若雕琢成“光身”者,必甚少瑕玷。反而四周有浮雕者(如附图),则把杂质与瑕玷剔除,价不高。

公众号1:southmoney

公众号2:nczf2016

公众号3:zaiyunli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