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收藏误区
2015-03-09 09:26:43 收藏网 https://shoucang.southmoney.com
花钱受到市场关注还要从2000年说起,此前,其并未得到主流收藏市场的认可,价位较低。对于民俗钱币收藏,主要存在“重大泉大气之美,轻小泉乖巧之美”的误区。2008年,一枚直径35.5mm的四神图背篆字“大吉祥”花钱成交价仅1680元,但直径59mm的人物鹤龟大型花钱,成交价却高达44800元,虽然不可否认钱币题材品相对其价值的影响,但尺寸大小的差异,无疑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实,小花更适合藏家把玩,磨损程度相对大钱也更重,加上个头小容易遗失,能够妥善存留下来的不多,尤其是一些天生工艺不精的小花钱,一流品相的传世品更是价值不可估计。
花钱种类繁多,其中云贵炉花钱风格粗放,个性率真,但多数藏家对粗放之美、率真之美的认识还相当不足,因此,目光多局限于苏炉和川炉工艺的如铜版画般精致的花钱,但往往一丝不苟的略显呆板。粗线条勾勒的,多重神韵不重细节,随意挥洒,一气呵成,但却不被市场认可。
目前,花钱收藏的主流是吉语花钱,较冷僻的宗教类花钱重视程度不足。只因宗教似蒙着一层神秘面纱,多数收藏者不愿感悟宗教的文化和魅力,这是“山鬼无精品”这类现象的根本原因。
花钱收藏,重视天圆地方的正统之美,而轻视异形之美。如挂牌类花钱能表达其它花钱所表达的一切主题,还可用挂部分更多地展现文字或者图案。挂部分的形制、线条、文字等信息可以作为判断炉别的重要依据,但多数藏家仅因其形状便否定了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