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钱币大多有猫腻
2015-03-21 20:09:42 收藏网 https://shoucang.southmoney.com
工具/原料
放大镜
荧光灯
步骤/方法
8枚银元出现7个假的
孙先生是第一个接受鉴宝的读者,可是并未“开门红”,他出示的第一个本子里8枚银元有7枚是假的,再掏出三个“汉代钱模”,又被专家否定了。专家称,如果是真品,目前的市场价可在7万左右。
随后不死心的孙先生又拿出一枚银锭,可惜又是赝品。“现在的古装戏里经常会看演员咬银子来试真假,其实这个简单的方法倒是可行的。”说到这里,专家们指出,银锭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辗转,必定会留下一定的痕迹,除了咬痕外,比较通俗的方式是,古人会用针从上面取下一点来做鉴定,所以真正的银锭上面应该有很多蜂窝状的小孔,而孙先生的银锭很光滑,什么也没有,可见是造假的。
刻“宁”字的光绪钱
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钱币上,竟有个“宁”字,难道是与南京有些关联?谢先生带来的这个小玩意,引起了很多藏友的兴趣,专家看过后说,这是光绪年间发行的,有个“宁”字,是因为它是在南京生产的。战国的铜币,看起来像个“鬼脸”,并且“鬼脸”已经生出了绿色的铜锈,5个“鬼脸”用红线串起来,在手上把玩倒很别致。谢先生带来的所有钱币,都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
一块银锭,绑着一根红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问才知道有334克,专家称谢先生的这块银锭是宋代的,市场价在1万元,很有收藏价值,但目前并非市场热点。谢先生表示他不计较这些,这块银锭是他花70元从南京一工地得来的。
变异纸币十有九假
王先生带来的宝贝比较多,好几个大本子,有专门夹钱币的,也有夹纸币的。但比较遗憾的是,银元大多是假的。各种花花绿绿的纸币,经专家仔细鉴别发现,不少也是假的。
“我这两张2元人民币很奇特,两张的数字号码是一样的,都是EB44444444。”王先生平时很喜欢收藏“变异币”,见到这两张双胞胎2元钱后就买下了,可是专家发现,其中一张的3个“4”有蹊跷。专家称,如今有人在真钱上做手脚,用化学物质将数字洗掉,改成别的数字,人为造成双胞胎等现象,以提升钱币收藏价值,“人民币的错版是有可能的,但数字绝不会出错误。”一张2角的纸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倒置的字,也被发现是贴上去的。
莫贪“变异”钱币
陈永和卢昌兵两位专家都指出,钱币收藏因较为标准化,所以比字画、瓷器等收藏更容易入门,这些年开始渐渐热火起来。它是一块真正的“处女地”,今后会越来越好。
“就藏友喜欢收藏‘变异币’的心理,需要浇盆凉水。”两位专家指出,错版或变异版的钱币,其实就是残次货币,有些造假者抓住藏友的猎奇心理,对钱币进行造假,其实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大家在收藏时要谨慎,虽然炒作得很厉害,但市场上真正成交的几乎没有。
END
注意事项
提醒各位藏友们,要特别注意“变异”钱币,收藏市场上的“变异”钱币大多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