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1角硬币有没有收藏价值?菊花1角硬币收藏价值分析
2015-09-01 14:25:37 收藏网 https://shoucang.southmoney.com
论点一:菊花一角硬币的总体特点
钱币作为商品的兑换工具,从诞生那天起,无论硬币还是近代诞生的纸*币都有一个很明显的规律----钱币的大小轻重是与面值的大小成正比,从最早的贝币,青铜dao铲币到后来的方孔大钱,再到近现代的银元,铜圆人民币硬币,基本所有的币种都遵循着这个顺理成章的规律,唯独老三花中的大菊花一角是一个特例,老三花币中,一角币无论从直径,厚度上都要大于梅花五角,这个有悖常理的特点,自然成为众多喜欢研究钱币版别的朋友热衷的话题,在大菊花一角停止铸造之后,兰花一角硬币再次回归到按面值定钱币大小的规律中,应该说,大菊花一角硬币在版本上成为中国钱币历史上“前无古币后无来币”的“怪胎”。当然菊花一角的有悖常理未必就是钱币设计者的失误,其中的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菊花一角硬币的图案在设计之初就定义为菊花高浮雕,高浮雕工艺开创了人民币制造的历史先河,可谓“空前绝后”,这为大菊花添上浓墨重彩之笔,同时这也要求菊花一角硬币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以保证在冲压过程中呈现出高浮雕的强烈而鲜明的立体感、突兀感,同时这也是菊花一角硬币选用铝材质的原因。由于铝材质地较软,在钱币铸造中会更加容易塑造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和图案。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恰恰因为大菊花一角的铝材质,却极为严重地加大了硬币的消耗速度,大菊花一角一旦拆盒拆卷流入市场,不用很多的时间就会流通消耗得面目全非,迫使央行不断回收、再铸造新年号的菊花币。正是因为这样流通中巨量损毁、消耗,才使得当初发行上亿的硬币产生了较大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大菊花一角硬币是中国钱币历史上首次运用到圆内九边型的硬币品种。“九”在中国传统中是个十分吉祥的数字,但这个九边型在装饰钱币与吉祥象征的同时,也加大了钱币铸造的难度,由于九边型是奇数边型,且又是在圆形币内部,所以钱币正反两面的一致度很难把握,导致大菊花一角硬币出现更多的“背转”品种,钱币作为国家的名片,在出厂之前会经过很多道严格的程序把关,虽然大多数的“背转”币被归为残次币由造币厂收回,但仍有一部分流入到民间,更加成为喜爱收藏错版币泉友追捧的对象。所以有朋友昵称全流通大菊花为“九钱菊”,而含00收藏币、天王币的则称为“十金(白金)菊”,是有一定道理的。
以上是大菊花一角硬币一些比较粗浅的整体特点,单从以上几方面来看,尤其是大菊花一角的极高消耗量,就已经决定了其在新中国硬币收藏领域中绝对的老大级地位。下边我们来详细说一下今天的主角:1991年大菊花一角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