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壑观泉图收藏鉴赏
2015-03-17 14:18:12 收藏网 https://shoucang.southmoney.com
松壑观泉图收藏鉴赏、松壑观泉图收藏介绍
有明一代,画坛名家辈出,流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超过宋元时期,尤其是山水、人物、花卉诸科,在摹古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涌现出一批杰出画家,留下众多佳构,为后世画家所模仿。近读叶昀的一幅师法明人笔意的《松壑观泉图》山水画轴(见图),古木乔松,山奇水柔,一种世外高士卧迹山林、观泉寄情的超然之境溢于画中,令人循画而入,在探寻明人山水遗韵的同时,对大自然油然而生出流连与向往之感。
《松壑观泉图》
此图纵59厘米,横27厘米,纸本,设色。画面构图丰满而不拥挤,布局左多右少协调得当,结构上远虚近实,隐约空蒙的远山与繁密丰厚的近景结合在一起,更衬托出山水画的雄浑气势。画左高山巍峨耸立,峭壁如削,怪石嶙峋,尽管已是秋天落叶季节,但草木葱郁葳蕤,布满山岩;中部倾斜而成悬崖,显得陡峭险峻。画底坡石上,两株古松相依而生,参差弯曲扶摇直上,劲干虬枝,松叶繁茂。两树枝叶相接,似在相互媲美,又似在与山峰比高,自觉毫不逊色。画右远处群山连绵,冈峦起伏,近处山势平伏,一挂瀑布从岩石上长流而下,似白练悬挂,飞珠溅玉,在峡谷间击起浪花泉涌。山崖之下,山泉之畔,一块平地绿草如茵,一位身穿橙袍白裤的老者背对山崖,盘膝而坐于地上,衣袖挽起,右手置于膝上,左手摩挲长须。也许是刚对着瀑布弹奏一曲,弦音之后,老者侧对古琴和一旁扶杖而立的侍者,将视线移向坡下,双目炯炯有神,侧耳倾听飞瀑浪音,凝眸观赏沿着坡边顺流而下的湍急溪流,气定神闲,心无旁骛,似乎已沉浸于眼前美景,怡然陶醉。画之右上角行书题识:“松壑观泉,丙子秋分师明人笔法,叶昀”,钤朱文“叶昀大利”、“松荫”二印。
叶昀(1901—1983),字仰曦,号松荫,北京人,满族。1921年随艺术大师爱新觉罗·溥侗研习书画和昆曲,深得其精神要旨,成为溥侗主要亲传弟子之一,享誉京师。民国时期曾入湖社画会和中国画学研究会,书画皆精,以山水和人物画最为突出,作品散见于扇面、镜心、条屏、立轴等,画风细腻,古朴典雅,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松风画会”成员。
叶昀山水师法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和明后期钱塘画家蓝瑛,笔墨洒脱不羁。画中人物只有两人,作者通过他们的穿着、举止、神态的细腻刻画,让人很快就能区分出主仆的身份。画家十分注重细节的描述,以仆人手中长长的拐杖,让观者通过读画来体会主人已是年事已高的老者。人物身形、面部轮廓及帽子、衣饰刻画细腻,褶皱分明,精妙入微,将作者人物画以线描见长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在巍峨高山、参天古松面前,尽管人物比例显得渺小,但通过人物听瀑观泉时的神态、举止惟妙惟肖的刻画,以及人物与飞瀑、溪流动静结合的环境营造,使之自然成为画意中的灵魂所在,而让高山、茂树心甘情愿成为衬托之景,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画上题识寥寥十余字,一笔不苟,运墨忽浓忽淡,笔画忽细忽粗,方折顿挫收放自如,刚柔相济,颇具章法,正所谓书画同源,既揭示画之主题,又言明拟明人笔意,加上书风雅逸,不失为画中一景。综观全图,设色清丽秀雅,笔精墨妙,山崖、飞瀑、老松、人物、山泉各依其位,天然和谐,构成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秋日山水画卷,牵引着观者的思绪徜徉在一片松下听瀑观泉的诗意画境,获得情景交融的惬意享受。
“松风画会”以劲松品格为精神和艺术宗旨。作为“满族松风七子”之一,叶昀笔下的《松壑观泉图》充满高雅的立意和美好的旨趣,也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松壑观泉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