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纹青铜尊历史渊源介绍
2015-12-05 14:59:43 收藏网 https://shoucang.southmoney.com
龙虎尊花纹,从肩部、腹部和足部,均被平分为3个画面,由3个立体的龙头和竖起的扉棱间隔成三等份,肩部三条蜿蜒的龙游荡在空间,龙头伸出铜尊肩外,每条游龙后面还尾随小龙一条。腹部用镂空扉棱隔成3个相同的画面,主体花纹四周布满了饕餮纹。足部饰以饕餮纹一周。从整体上看,3个部位的纹饰衔接得紧密流畅,浑然一体;从主体花纹看,龙、虎、人造型庄严稳重、奇特神秘,特别是龙头和虎头用浇铸法从外壁突兀凸起,雄健粗犷,比起用高浮雕法更具有一种威武逼人的悍气。这种手法既适应尊的特定造型,又表现出纤柔亲和之意,似乎在呵护着蛙形裸人,折射出神秘莫测的魅力。
虎与人铸在一起的造型可能是“虎食人”,奴隶主把这残酷景象铸在尊上是拿来威吓奴隶、压制反抗,或认为奴隶主吃饱喝足之后,用欣赏虎食人的可怕场面来寻开心,犹如古罗马奴隶主观赏奴隶斗兽一样。对此,刘奕云认为这些说法可能都不对。他举例说,前些年浙江省余姚等遗址出土一批原始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初期的文物,在几件玉琮、玉铖上,用微雕刻画有带冠神人蹲抱在虎头上的图案。前面说的四川三星堆出土的一件人跪坐在虎背上的雕像,这些形象应该说都是氏族的保护神。
龙虎尊在造型创意上解读,圆形大口表示上天,肩部神龙游荡于空中;尊腹表示大地,有神虎张牙舞爪,以其不容侵犯的雄伟姿态保护着纹身的淮河氏族。可以这么说,龙虎尊以其强烈的历史穿透力,传递出商代及商代以前虎方淮夷的原始巫风、图腾崇拜、神祗信仰等多方面信息,展现出淮夷虎视八方的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