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的主要材料有铜、锡和铅等金属成分,三者所占比例也不同。早期铜占以上,有的锡仅占有0.8%,中期锡、铅比例分别为5-8%、1-6%,有所增加,晚期则以铅替锡的趋势更明显。妇好墓时代以后的铜器上开始出现铭文,少则几个字,大多是族徽图像、人名或父祖名,多则三、四十字,内容大抵是因酒作器,还有征伐、祭祀等内容。何尊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酒铜器代表。
西周铜酒器可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晚期所出为代表,年代上限相当于成汤时期,器物较少,器形有爵、戈、刀、镞、锥、锛、凿等。礼器种类单调,胎质薄,铸造粗,无花纹,无铭文,但有的铜牌饰以绿松石镶嵌出纹饰,有较高的工艺。中期以郑州商代遗址和黄陂盘龙城遗址所出为代表,年代大致在仲丁至盘庚迁殷以前。铜器所出较多,其中礼器种类有鼎、鬲、簋、觚、爵、卣、盘等,比早期大大增加,而胎质一般仍较薄,只有单线条的花纹带。但其中也有象郑州发现的高达1米的方鼎那样需要相当高铸造成水平的大型器物。晚期以安阳殷墟所出为代表,年代从盘庚迁殷至商末。此时铜器发展到极盛阶段,数量很多,年代也较可靠。这个阶段的中期最富自己的特点,以妇好墓所出铜器为代表,有很多新的器类,器形也更丰富多姿,礼器一般都较厚重,花纹繁缛,并开始出现铭文。按用途来分,铜器有礼器、食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等几大类,其中以礼器为重。礼器又分为食器)鼎、鬲、簋、觥、瓿、方彝等),水器(盘)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器形和花纹都有明显差异。如礼器在早期只发现爵、两种,爵多为束腰、平底、短足、无柱、无纹饰;在中期爵则没有明显束腰,三足也较长,铜礼器普遍有饕殄纹或圆圈纹等带状纹饰;在晚期,出现有妇好墓出土的三连、偶方彝等稀世罕见的器物,还有尊四羊尊虎食人形卣等鸟兽形铜器,器体厚重、纹饰复杂,有雷纹、龙纹、蟑纹、鸟纹、蚕纹、龟纹等多种,往往布满全器,有地纹、主体纹之分。都具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其他铜器中,乐器有铙和鼓;兵器有戈、矛、刀、镞、盔和弓形器等;工具有斧、锛、凿、铲、锥等;车马器有辖套、踵、轭等。另在妇好墓发现有圆形、背面带半环形钮的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