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博山炉收藏介绍
2015-04-13 16:41:14 收藏网 https://shoucang.southmoney.com
错金博山炉收藏介绍、错金博山炉收藏鉴赏
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出土。高26厘米,足径9.7厘米。器型似豆形,盖肖博山,通体错金。座把呈透雕三龙出水状,龙首顶托炉盘。炉盘装饰以错金流云纹。盘上部铸出峻峭起伏的山峦,山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蹲踞在高层峰峦或骑在兽身上,猎人巡猎于山石间。二三株小树点缀其间,刻划出了一幅秀丽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这件国宝实际上是作为香薰、薰炉用的,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而得名。”
出自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出土。高26厘米,足径9.7厘米。博山炉是古代常见的一种熏炉,上面有高而尖的盖,盖上雕镂有象征海上仙山的“博山”。使用时将香料放在炉内点燃,缕缕香烟通过盖上的镂孔飘散四方,馨香扑鼻。,错金博山炉全器由炉盘、炉盖和炉座组成,通体错金丝,炉盖镂雕成山峦起伏状,人和虎、豹、猴、野猪等动物置身其间。足部为透雕蟠龙纹,器腹饰错金卷云纹。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专家周筠向记者介绍说,当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这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
通高26厘米,1968年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炉身似豆形,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山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座把透雕成三龙出水状,以龙头擎托炉盘。工艺精湛,装饰华美,是一件举世闻名的珍宝。
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错金博山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