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玉器收藏 书画收藏 钱币收藏 铜器收藏 木器收藏 珠宝收藏 瓷器收藏 杂项收藏

岫岩玉之传播

2015-03-07 20:10:18

  徐梦梅

  岫岩玉在玉文化史上传播地域极广。有学者依据岫岩玉的出土资料,粗略勾画出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传播图:以辽宁岫岩为中心,分别向北、西、南三个方向辐射。向北至今吉林、黑龙江;向西至今辽西和内蒙古南部,再折往南至今河北、山西、河南和陕北;向南经辽东半岛和渤海的庙岛群岛至今山东地区,再向南扩散至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直到广东地区,几乎涉及我国整个东部。

  细读传播图,似乎其重点还是以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出土资料为主要凭据的。如西线指的就是牛河梁、兴隆洼、赤峰、敖汉等红山文化遗址;南线扩散到了山东地区的大汶口、龙山以及再南面的苏浙地区的良渚等诸多新石器文化遗址。至于延伸到广东地区,也许是因为在海丰县出土了两件与良渚文化相似的玉琮,经检测是岫岩透闪石玉质。

  窃以为以上传播图似可探讨。且以传播路线较短的西线为例:从地理上讲岫岩也处于红山文化遗址区域范围,辽西的牛河梁与辽东的岫岩相距千里,内蒙古南部的赤峰与敖汉路程还要翻倍。我国一位资深红山玉器学者由此提出:“红山玉器主要原料若真来自岫岩一带,则两地千里,隔山又隔水,中经多少不同的氏族与部落集团,这可能意味着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的存在,从而促成社会第三次大分工,而不只是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化了。”其意可能是指只有依靠“商人”的力量才能完成传播。

  也有学者意识到这点,于是提出了传播是在原始部落间“接力式”进行的:先是在红山族群中传播,而后再逐渐向四周辐射,最终传到了几千公里之外。众多红山遗址证明红山族群中有众多爱玉、琢玉的部落,这些部落相距相对较近,离岫岩最近的几个部落发现了玉矿,就采集回来琢磨加工。邻近的部落在与其交流沟通、甚至是进行战争时,获得了岫岩玉,于是岫岩玉就在红山族群内得到了传播。

  “接力式”传播在红山族群内进行尚有可信之处,但若要辐射到毫无关联的几千公里之外的苏浙乃至更远的广东岭南地区原始部落,用何种方式传播,尚需考证。如也是在部落间进行“接力式”传播,那么沿途应有一路走来的脚印,会在许多相关遗址中发现岫岩玉。可是至今少见考古记录。有意识的传播定会有数量的累积,海丰的那两件玉琮是孤证,在其周边也未发现更多的玉器或加工遗存,很可能是通过某种途径偶然带到此地的。

  我国有不少地方出产岫岩玉,其矿物结构和化学成分相近,主要矿物成分多是蛇纹石,也不排除可能会伴生透闪石成分的玉。如要严加区别还须测定成矿年代,现有的技术手段是否无懈可击?诸如此类的专业问题,吾辈门外汉是没有发言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