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玉器收藏 书画收藏 钱币收藏 铜器收藏 木器收藏 珠宝收藏 瓷器收藏 杂项收藏

龙形玉佩玉器鉴赏与收藏

2015-01-21 16:16:18

  玉,石之美也。中国人自古尚玉,正所谓“君无故,玉不去身”。从古至今,玉被各个时代的人们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在战国时期,玉更被视作“美德”的象征,诸子百家崇玉、王孙贵族爱玉,佩戴美玉成为一种风尚。而据史料记载,战国七雄中,楚玉为玉中之最。而在出土的战国玉器中,造型柔美的玉器大多都是楚玉,专家称与楚人爱美有关,也反映了独特的楚玉文化。

  上世纪70年代,在长丰县杨公公社发现的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墓葬群中,曾出土过一个龙形玉佩,这个玉佩的现身至今仍让许多专家学者啧啧称道。同时,这种类型的龙形玉佩更被视作战国时期玉器特征的最佳注脚。

  龙形玉佩源自贵族墓葬

  1977年1月,长丰县杨公公社农民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古墓葬,挖掘的其中一座车马坑中出土了不少青铜器,虽然当地农民并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但他们都听祖辈人说起过这里曾是楚国的地盘。很快,这个消息传到了省里。当月,安徽省文物考古队的专家就在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和长丰县文物管理所的配合下,在当地开始了挖掘工作。然而让专家们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竟然不止一座古墓葬,而是一个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墓葬群。于是,一场历时四年、分四次进行的考古挖掘工作拉开了帷幕。

  楚国龙形玉佩中的精品

  用玉制作的龙的形体玉猪龙,最早出现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时期。早期的玉龙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看,显得比较古拙,到了春秋时期逐渐变得洒脱。而大量的龙形玉佩在春秋晚期开始出现,至战国时达到全盛,成为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

  楚人有尊龙的传统,所以楚式的龙形玉佩最有特色,而在杨公墓出土的这个龙形玉佩堪称战国晚期楚国龙形玉佩中的精品。只见这个长15厘米,宽6厘米,厚0.4厘米的片状玉龙显得既生动又不失大气,回首望向远方,龙身上还雕刻有卷云纹,让这条龙平添了份“仙气”。但遗憾的是,龙的尾部有少许残缺。

  “这个龙形玉佩应是由多件玉器串联组成的悬于身上的玉组配中的一件。从该件龙形玉佩的系孔分布的情况看,似应处于连接上下玉饰的中间部位。楚国玉器的制作素以构思奇巧见长,玉佩的形制根据其在组玉佩中位置作出不同造型的灵活处理,反映了楚国玉器工艺的艺术风格。”孙朝峰告诉记者。

  龙形玉佩主人身份高贵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楚国迁都寿春,江汉楚文化与淮夷土著文化进一步融合,形成了以寿春为中心的江淮楚文化,成为楚文化的一大支脉,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孙朝峰看来,杨公公社位于长丰县以北,与寿县接壤,所以在这里发现一个规格如此高的楚国贵族墓葬群也合情合理。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上百家争鸣,艺术上一派繁荣,与此同时,冶铁业也十分发达,当时人们开始大量使用铁器,这一切都为玉石雕刻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文化上和技术上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