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老翡翠的机检问题
2015-02-09 16:39:47
翡翠鉴定技术比较成熟,有常规检测和大型仪器检测,常规的检测基本可以解决材料是否为翡翠,如果是翡翠,还能解决ABC的问题。但是,如果样品独特,比如土咬严重,或者表面粗糙甚至还带着土,或者镶嵌后影响某些常规参数的测定,常规方法检测受限制,则可以借助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仪,拉曼光谱仪等大型设备。经过这一过程检测,不能说100%能定性,但可以说,符合国家或者国际共识的一些结论都可以下了。
上述过程为机检!
判断B的基本原则是,翡翠里面加入了环氧树脂类胶!而不是看翡翠是否经过腐蚀!
判定翡翠是否染绿,即判定C的原则是,在某特定仪器下有特定特征。而不是看表面是否有土痕,是否有包浆,也不看表面是否经过抛光。
所以,无论你的样品是出土还是未经抛光,机检都可以得出准确结论,完全不因为样品表面状态而影响结论。
B货最早在香港发现,被公布是在1970年代,所以,目前公认的看法是,只要B,就是建国以后的东西!
至于染,因为有两个目的:增加装饰性和造假。所以从技术手法来说,玉器的染已经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所以,翡翠的染最初始自何时无从考证。
当然,B+C肯定也是建国以后的事情了。
所以,只要涉B,必新无疑。
不要听信某些卖家的忽悠了。
由此,你也可以判断一些检测机构的检验能力,那些拿个翡翠让你抛光好了再去检测的检测机构,肯定设备不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