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资深行家是如何判断你是不是来买玉的?
2016-11-22 11:06:37
还有些人买玉,对瑕疵,零容忍。这种人啊,商家一看就明白,不是没玩儿过玉,老玩儿人工制品。愿意买玉,但也不会超过五千。各位想想啊,一个天然产物,哪儿能没瑕疵?有些瑕疵在俗人眼里是棉脏绺裂。在玉雕师眼里,棉能做成雪花,脏能做个鸟。没有差的和田玉,只是没遇上高人。
对瑕疵不容忍,只能说是低端玩儿家,但好歹算玩儿家。要对着皮色说瑕疵,那就纯外行了。红皮黑皮洒金皮,不仅不是瑕疵,价儿还应该翻番上涨,皮是识别籽料的重要标准,而且它们做出来的东西,多漂亮哪。
还有句话,懂行的大财主也问,人傻钱多大土豪也问。到一个玉器行:“有没有羊脂玉?”问这话的人是两个极端。但不管怎么样,商家喜欢听这话。甭管是真懂还是不懂,说这话的人准有钱啊。真正羊脂玉非常贵,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喜欢的人很多啊,但看着七位数的价格也只能望而兴叹。很多人对羊脂玉的概念,只认识证书上是不是写“羊脂玉”三个字。但别忘了,像不像羊脂肪是个主观概念,不是鉴定说了算的。玩玉,喜欢就好,那么多颜色,何必总抓着羊脂不放呢?
前面这几个,不算什么大的露怯。在十里河等地摊儿市场,总有人拿玉在那儿看:“呵!水头儿不错啊。”翡翠才看水头儿。水头儿是什么呀?透明度叫水头儿。玩儿翡翠玩儿的是透明和纯净,水头儿是重要标准。和田玉呢?温润而浑厚,十分忌讳那种透透的感觉。也许这些人,真会把青海料当好和田玉。
还有最外行的,看证书。不管到哪儿买玉啊,总能看到人们只信证书,对着证书点头哈腰,觉得它们不会骗人。商家呢,最爱看人们翻证书,随随便便就能鱼目混珠。当年官方为促进市场,把很多俄料、青海料、甚至很差的韩料和贵州料,都算广义的和田玉,最后这些料子都会被卖给那些只看证书的新手儿。证书能干什么?只能证明买的不是玻璃,是块儿玉,但到底是什么玉,还需要自己判断。
这些外行小细节,希望各位玩家引以为鉴,避免成为挨宰的目标。懂玉的人可能没这么多,知识就是财富。无论和田玉收藏处在盛夏还是寒冬,还希望各位玩家头脑冷静、理性的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