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玉器收藏 书画收藏 钱币收藏 铜器收藏 木器收藏 珠宝收藏 瓷器收藏 杂项收藏

玉文化是什么?中国玉文化的范围内玉的标准是什么?

2015-04-15 13:00:00

  玉文化是什么?中国玉文化的形成、中国玉文化的范围内玉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节 古玉定义之特征

  要说清楚什么是玉,并非易事。古代玉的名称很多,对玉的定义不一,究何所指,有时竟难决断。不要说古代,即便在今日,在世间矿物当中,也没有一条绝对的界限来划分哪些为玉属,哪些不属于玉类。不过,一般来说,古人对玉的认识和理解,有下面两个重要的特征:

  其一是:以色辨玉。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古人不可能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对玉做出本质上的定义,而只能以直觉为基础、以多数人的喜好和公认为依据,对什么是玉做出解说。在玉石的外观上,以色辨玉必然会成为彼时人们认识和区别玉材的一大法则。

  民国时期章鸿钊《石雅》云:“古人辨石,所重在色而不在质。其色相似者,其名恒相袭。”从历代描述玉的古籍当中可以看出,颜色差别是古代鉴别玉材和划分等级的主要依据。《渊鉴类涵》引《潜确类书》云:“玉有五色。白、黄、碧俱贵。白色如酥者最贵。餐色油然及有雪花者皆次之。黄,贵色。如粟者谓之甘黄,焦黄者次之。碧色青如蓝黑者为上,或有细黑心及色澹者次之。亦有赤玉,红如鸡冠最贵,而世少见。绿玉,深绿色者为佳,澹者次之。甘青玉其色澹者而带黄。菜玉非青非绿色,如菜叶最下。墨玉价亦不高。”以上这些说法,都是以色辨玉,以色定名,以色划分等级。

  玉色观念从夏商周三代开始载入史册,其目的主要是用于体现等级制度。根据我国的传统观念,在所谓“千样玛瑙万种玉”当中,普遍的看法都是,白者以白玉为最尊,绿者以翡翠为最贵,红者以珊瑚为最美,蓝者以青金石为最佳。其他各色虽千差万别,一般都在此四者之下。

  玉色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沿袭时间很长,历代王朝大多用有色玉石来装饰宫室、舆服、车马、仪仗等,并以此来标志官员的等级,玉色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色彩。《清会典图考》云:“皇帝朝珠杂饰,惟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密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这些都是以玉色来类形喻义的例子。我们不妨游览一下明清故宫,其雕梁画栋、庭堂藻井、飞檐角拱、甬道长廊,真是五彩缤纷,富丽堂皇。

  其二是:器玉同称。

  中国的文字,往往一字多义,古文尤甚。一个“玉”字,按传统和习惯的用法,包含了玉石和玉器两个方面的概念。玉石是未经雕琢的原料,玉器则为已经琢磨而成的器物,这两个概念照理是不可混同的。但在古籍之中,却大多是用一个“玉”字来概括。说玉石是它,说玉器也是它,器玉同称这种现象跟古人对玉崇拜的心理有关。玉为人间所爱,首先就在于它的优良品质。无论琢磨也好,不琢磨也好,发挥作用的是其美质,被突出的也是其美质。《礼记·郊特牲》曰:“大圭不琢,美其质也。”正因为古代的人们看重玉石和玉器的质,故已经琢磨还是未经琢磨,在他们看来就不那么重要了。时至今日,玉石本身已是矿物学中的一项专门的研究内容,器玉再也无须含混不分了。

  第二节 今人视玉之范围

  自古以来,玉的范围并无精准的界限。玉有哪些品种?玉的矿物标准是什么?在中国玉文化的范围内玉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是研究玉器及其历史、理论的人们所无法回避并常常萦绕脑际的。

  为解说这些问题,我们先列举几例古今观点:

  古人认为玉是“石之美有五德者”,此不再赘言。但此范围似乎大得漫无边际。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云:“凡玉惟白与绿两色。绿者中国名菜玉。其赤玉、黄玉之说,皆奇石、琅玕之类,价即不下于玉,然非玉也。”

  《辞海》释玉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范围似乎又大了起来。

  《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称:“玉是一种白色或绿色结构致密石料的总称。”这是从纯矿物学的角度作出的解释,它将玉的范围比《辞海》又缩小了许多。

  近现代有学者对玉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他们把玉和玉石区分来看,认为玉就是指软玉和硬玉,而并不包括所有的玉石。软玉专指透闪石,即阳起石矿物组成的玉石的总称,包括白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至于玛瑙、孔雀石、岫玉等其他矿物。一般都统称玉石,不包括在玉之中。另有珊瑚、贝壳、精煤等则称为“有机质宝石”或称“动植物性宝石”。它们有温润之光和不可描写之色,能引起人们的爱好之感。

  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玉文化是什么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